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

淺談“攝影的”感覺




淺談“攝影的感覺”2008.04.09. YuyuanKe

l 大自然的作品既然有作者, 就不要抄錄模仿,形成"照片照騙"..., 創作是要創造與製作。

l "藝術創作是以來主導, 以為基礎, 意境是情與景的結晶, 有情無景而不發, 有景無情也不生"。

l 日本池田大作寄寓佛教哲理, 闡釋人與大自然的關係. 魏斯懷鄉美感親善墾切的愛心作品, 與英國沙菲歌德 歌頌大自然 的神奇奧秘..., 以臻情景交融之意境!

l 風景攝影如果僅是被動追求晨.昏.雨.霧. 自然景觀變化的記錄特性, 而不求內心視象的創意表現, 好像把您交給了相機, 任由擺佈, 請問為何攝影? 為何創作? 可見
創作不在於記錄原本存在的東西 才是創作。
l 學攝硬體熟悉勿需太久, 技巧學齡一、兩年已足夠, 切忌人云亦云、人拍亦拍, 因為會找不到自己, 所以不要墨守成規, 才有創新機會! 多留點自我時間, 拍攝令人深感風格獨特的作品, 才是攝影最佳藝術表現。

◎好作品的產生;是通過具象把 感覺找出來。攝影不是創作媒材的問題, 而是人 為的問題。 (同理)

人像攝影不要固定模式或是傳統式的模仿。 不如:
a.讓她儘量自由、隨意的活動與表現!照片就像一面鏡子, 鏡中人就是她, 她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。 ( image technology )

b.拍者可以在有效攝程裡“ 寫其生命、得其神韻 ”。
c...拍人像的最好光線是 柔和的有效光, 如: 漫射、間接、反射、無影光...
等等。

d.3~5m視點距離 與 85~135mm鏡頭焦距, 運用柔焦、中焦鏡...等等。

例如:
※食物攝影 必須拍出可口而開胃的樣本。 同理:※人像攝影 必須美化臉孔, 看起來像美女一般。 (迷人、可口 )專家採光與色調表現的互動, 及專題人物的詮釋:採光不是技術而是意念,是憑著“直覺”所營造來的獨特格調。
‧是單純而有深度的“內涵美感”採光:

猶如..操上和美 採光法 ~
林布蘭特 採光法 ~
‧ 高色調 與 低色調 拍攝法 ~
‧嬰兒、兒童、少年、青年、老人 ~ 等等
“寫其生命、得其神韻”。
※若要轉載請告知!!
Posted by Picasa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